人們在打造宋船(模型圖)
  宋船模型
  □東快記者陳楠鄭旭光柳濤實習生鄭曉菁文/圖古時海上貿易的輝煌,離不開船的推波助瀾。
  1974年,泉州後渚港里,一次“機緣巧合”讓一艘宋代古船拋卻沉沙,得以向後人講述當年泉州古港的榮耀與滄桑,並由此掀起了泉州海上交通考古以及文物保護的高潮。
  今年8月,又有一根17.85米長的古船桅桿重回陸地,併成為研究“海絲”的新標本。泉州海上貿易的繁榮,不論在哪一個朝代,都與這裡精湛的造船技術分不開。
  轟動世界的泉州宋船
  1974年夏天,沉沒了700多年的南宋海船,在泉州灣後渚港被髮現併發掘出來,世界考古界為之轟動了。
  如今,古船靜靜地“停泊”在泉州古船陳列館里。
  說起古船的發現,泉州市海上交通史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傅恩鳳用“巧合”二字來形容。
  古船是由已故的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莊為璣發現的。1973年夏天,他出差到泉州時,到後渚港去尋找宋元史跡。當地的一名老鄉告訴他,在拆舊港時發現了一塊大石板,出動16個工人也沒能抬動,只好將它再推入海灘。莊為璣便請老鄉帶路查看大石板,結果發現了“睡木沉基”結構的古碼頭。
  戲劇性的一幕隨之發生。當莊為璣再次詢問是否有其他古碼頭遺址時,老鄉說,大概三里左右的地方還有一個。“1972年對面惠安百崎鄉的人曾在這裡挖出木塊,挑去蒸年糕,但是因為木塊一直點不著,就不再挖了。”這名老鄉順手指著海灘中一個泥洞說道。
  “海灘里怎麼會有木柴”,莊為璣心想,這很有可能是古沉船,便前往詳細查看,最終發現了一條古沉船。
  後來,經國家文物局批准,專家們在1974年對古船進行了考古發掘,發現這是一艘從東南亞歸航的香料船。
  這艘古船,是至今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、體形最大的木質海船。出土時殘長24.2米,殘寬9.15米,複原後長34米,寬11米,型深3.27米。船內分13個水密隔艙。可載重200多噸,相當於唐代“陸上絲路”一支700多頭駱駝隊的馱運總量。
  而且,在古船的船艙中還發掘出2300公斤的香料、500多枚唐宋古錢、50多件宋瓷和其他珍貴文物。
  雖然出土的沉船隻是一個殘體,但幾乎把古時世界海船最先進的製作技術成就都展現出來了,見證了宋元時期泉州作為中國海船製造中心的地位,也見證了當時泉州作為東方大港的地位。泉州灣宋代海船的複原模型在美國展出後,美國《芝加哥論壇報》發表評論文章,稱“中國人對世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”。
  據介紹,在泉州市海交館里,也展示著該船的模型。
  17.85米桅桿成研究“海絲”新標本
  今年8月中旬,泉州市博物館迎來了一名新成員——長達17.85米的古船桅桿。
  桅桿是晉江市池店鎮溜石村漁民朱永太兩年前在蟳埔海域發現的。那天,朱永太拖網作業時覺得漁網出奇的重,起初以為是鉤到了鐵錠。但一直拖回岸邊時,“鐵錠”卻突然脫網。於是,他在脫網的地方插上竹竿做記號,隔了幾天又再度下水尋找,讓他意外的是,這竟是一根圓木頭。
  之後,這根擱淺在晉江池店溜石海邊灘塗的木頭,被運到了泉州江濱公園碼頭,隨後,被送往了泉州市博物館。據瞭解,這根木頭有2噸重,長17.85米,最寬的直徑有50釐米,最頂端的直徑為20釐米。
  桅桿是什麼樹種?屬於什麼年代的船隻?船隻有多大?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說,這些問題,目前都仍在考證中,但這個桅桿是迄今為止打撈上來最長的桅桿,可以說對研究“海絲”有非常深刻的意義。
  有學者猜測,單從桅桿的木材來看,密度中偏高,材質也相當好,含水量並不太高,很可能是闊葉林樹種,硬木類,但最終結果還需要經過專業的檢測。陳建中說,目前已經將桅桿樣本送往福建農林大學檢測,只是檢測結果還需要等待。
  根據桅桿的大小、長度以及桅桿上鐵箍的位置,可以初步估計這是一艘不小的船舶,有遠洋的能力。
  陳建中說,海上絲綢之路是依靠海運輸,在海上行走必然離不開船舶。這次發現的桅桿,光是桅桿就已經如此碩大,船舶的原型也一定不會小。不可否認的是,這根桅桿是研究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古港造船業及海交史的重要實物。
  泉州造船技術代表當時世界之最
  傅恩鳳說,中國的造船技術在宋元時期就已經非常成熟,這麼多年下來,造船技術大體模式仍然是沿襲了宋元時代的造船技術。以泉州為代表的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,而福建所造的福船更是我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種船型(福船、沙船、烏船、廣船)之一。
  福船大多是圓角船型,船首狹而上昂,中部寬而船尾呈馬蹄形,大船多有雙層甲板,有1-3根桅桿,掛著類似三角形的硬帆。
  泉州宋船正是典型的福船,無論是它的船型、結構或者是造船工藝,都能看出宋代時,泉州的造船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的領先位置。呂頤浩《三朝北盟會會編》說:“南方木性與水相宜,故海舟以福建為上,廣州次之,溫、明船又次之。”
  在中國古代造船技術上,鋪設龍骨是一大發明。“龍骨”是鋪設在船底中央連接船首尾的長條形木材,龍骨能給予船舶強大的抗風浪能力。而歐洲的船舶是在19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這種龍骨結構,比中國晚了數百年。
  傅恩鳳說,泉州的龍骨還有一個風俗特點,造船的人會在龍骨節點的位置放上七個銅板和一個銅鏡,寓意“七星伴月”,祈求出海平安。在後來發現的沉船中,不少船隻的龍骨上都有“七星伴月”,說明當時很多出海的船舶都是由泉州建造的。
  中國船舶另外一個偉大的發明就是水密隔艙技術。水密隔艙,就是船艙被船艙板分成一個個互不相同的艙區。這樣一來,即使船在航行過程中發生了漏洞、漏水的問題,也不會馬上波及到整個船隻,仍然可以繼續堅持航行一段路程。大大提高了遠航的安全性能。泉州福船小船一般設有四個隔艙,大船則可以有十六七個隔艙。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是泉州先進造船技術的代表,西方船隻直至公元十八世紀才有水密隔艙。
  元至正二年(1342年),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來到泉州。他在後來的《伊本巴都他游記》中,提到泉州造船的情況,說在印度洋曾目擊很多中國商船。“每一大船役使千人……此種巨船隻在中國的刺桐城製造,或在廣州製造。”
  精湛的造船術推動海上貿易
  鄭和下西洋時特地來到泉州,除了因當時泉州對外貿易繁盛、尋找翻譯外,另一個吸引因素就是泉州的造船術。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所乘的便是福船。
  得益於精湛造船技術的支持,早在唐代,泉州的商船就東至日本、琉球、三佛齊,更遠抵達西亞、南亞、東非、北非諸國。
  據史料記載,公元1138年,一位名叫朱紡的泉州船長駛船到三佛齊(古時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家)貿易,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,獲得了100倍的利潤。公元1105年,一個名叫李充的泉州商人,從泉州港出發到日本貿易,當時明州(如今的寧波)市舶司給他發放了“公憑”(即貿易憑證),這本“公憑”至今還保存在日本的大宰府里。
  行走在博物館里,看著這一艘艘的古船和船型模具,聽著彼時這裡造船技術的輝煌。古時,泉州港內帆檣如雲,一批批茶葉、絲綢、瓷器亟待出港,一批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忙於卸艙的景象不禁浮現腦海。當時,有多少商船從這裡起航,帶著中華文明和成就駛向波瀾壯闊的藍色海灣,讓非洲、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投來一片驚羡。  (原標題:宋代泉州造船術曾站在世界之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q96zqfy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